
产品分类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- 产品描述
- 技术参数
- 配置清单
- 其他资料
-
- 商品名称: BTX ECM830 方波电穿孔系统
- 商品编号: ECM830
- 品牌: 其他
- 型号: ECM830
- 质保期: 1年
- 应用: 其他产品
- 类型: 其他
- 国别: 美国
电穿孔专家 —— 专业铸就经典
美国BTX公司自1983年成立以来,以电穿孔仪、电融合仪为主要产品,是第一家生产高质量电穿孔仪器的生产厂家,开创了许多在电穿孔、电融合、转染、转化等方面的最新产品和技术,不仅为全球在此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BTX专业产品,而且拥有多至25种的配件,包括:电穿孔、电融合、活体导入配件等等,成为全球唯一专业的转基因、电融合、活体转基因仪及配件的生产厂家。
ECM® 830是为体外和体内电穿孔设计的方形波电穿孔系统,方波技术为研究者提供了更高的细胞转染率和存活率。ECM830可与BTX的各种专业电极及配件结合使用,应用范围十分广泛,如将基因、药物和蛋白质导入活体体内/体外,核移植、胚胎操作、植物原生质体以及细菌和酵母等等。
可靠性
温和的方波提高了电穿孔后的细胞存活率,从而保证了转化或转染效率可操作性
宽的电压和脉冲持续时间范围,脉冲参数可精确设定,满足各种应用目的和实验方案的参数设定。
监控显示
液晶屏幕的高分辨率显示电压峰值和脉冲时间,脉冲数,脉冲间隔,使参数的优化、故障的排除和记录成为可能。
安全性能
电弧淬灭功能,使由电弧引起的损害降至最低;短路保护,避免脉冲发生器遇到短路时被损坏。
兼容性
BTX各种电穿孔或电融合电极;BTX MOS 多孔板电穿孔系统;VIP 3000监测系统;脚控开关。
技术参数
高压模式
电压
50-3000V,5V调进
电阻
56 Ω
电容
111μF
波长
10-600μsec, 1μsec分辨率
低压模式
电压
5-500V,1V调进
电阻
56 Ω
电容
4000μF
波长
10-999μsec/1μsec分辨率
1-999msec/1 msec分辨率
1-10sec/0.1 sec分辨率
脉冲数
1-99个
脉冲间隔
100msec-10sec
体内基因导入(IVGD)
在动物活体内基因转移的非病毒技术中,直接将质粒DNA注射进入肌肉内是简单、廉价及安全的。Aihara及Miyazaki(1998)第一次指出通过在肌肉内将DNA注射与电穿孔相结合,可以将表达增强100倍。
Mir等人(1999)使用多种类型的电极将基因传递进入多种种属的骨骼肌(大鼠、小鼠、兔、猴)。他们的结果显示通过使用电穿孔以及DNA注射:(1)基因转移的效率大大增加了,只是表达增强2-4倍;(2)不同实验之间的差别缩小了,而这正是单独DNA注射的主要缺点;(3)表达持续时间很长(数月),这对于长期临床应用非常重要;(4)不同种属的不同的肌肉都有阳性的反应,说明广泛的可用性;(5)基因表达非常特异仅在局部,而周围组织则没有影响到。这种技术成功用于其他组织,例如肝、睾丸、以及皮肤。
最近Vicat等人(1999)通过体内电穿孔仪将基因传递如小鼠脑组织。与被称为有力的脑组织基因转移的非病毒载体的pCMV-luc与PolyEthylenlmine联合的方法相比,电穿孔的效率要高50倍。Nishi等人证明使用电穿孔可以获得有效的神经胶质瘤基因转移。Nishi还显示对实体瘤进行电基因治疗后肿瘤生长阻滞了50-90%。Dean等人将基因电导入完整的肠系膜动脉获得了成功。电穿孔已经被证实确实是进行体基因/药物转移方面一项有前途的技术,有许多新奇的用途。BTX公司特制的2针阵列电极、Genetrodes、卡钳电极、Tweezertrodes提供将基因侵入性以及侵入性转移入组织的方法。
卵内基因转移(IOGD)
Muramatsu等人(1997)比较了3种转染方法用于将外源基因转入早期鸡胚进行表达。他发现与脂质体转染及基因枪相比,电穿孔是最有效的方法。Takeuchi等人(1999)使用电穿孔技术将早期鸡胚转染了tbx5及tbx4基因,以确定肢芽的翅/腿标志。
对于这种用途已经开发出特用的电极。Genetrodes、L形状针电极,被用于测定鸡胚及靶向组织的特定区域。许多研究人员已经转染了眼、心或者肢体组织,方便了发育生物学方法的进一步研究。刚上市的足控开关具有遥控功能,是ECM830可以在不需要手操作的情况下进行激活,这对于卵内、体内以及体外胚胎用途非常重要。
体外胚胎基因转移(IVEGD)
Tasaki等人(1999)讨论了使用电穿孔在体外小鼠胚胎方面的运用。小鼠胚胎有柱状的结构而且有比家禽更多胚胎培养基操作需求。有可能对胚胎进行电穿孔用于异位表达研究。在小鼠中后脑部的基因表达已经被观察。这个技术也用在交配后9.5天小鼠胚胎,以研究Hu基因在神经分化中的功能。BTX为这些目的提供一种全新的电极:Genepaddles。关键词:- 方波
- 电穿孔
- 基因
- 电极
- 胚胎
- 转移
- 表达
- btx
- 组织
- 等人
品牌: 这里是占位文字
产品技术资料下载
产品技术资料下载
产品技术资料下载
产品技术资料下载
产品技术资料下载
产品技术资料下载
热销产品
热销产品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