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产品分类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荧光定量PCR仪,结果分析相关术语
发布时间:2023/07/03
浏览量: 0
1. 扩增子(Amplicon)
PCR过程扩增产生的DNA短片段。
2. 扩增曲线(Amplification Plot)
PCR过程中,以循环数为横坐标,以反应过程中实时荧光信号为纵坐标制作的曲线。(如下图所示)扩增曲线一般分为基线期、指数增长期和平台期。
3. 基线(Baseline)
基线是早期循环的噪点水平,通常在第3~15循环之间测量,这是因为在此期间还检测不到扩增产物引起的荧光值增加。用于计算基线的循环数量是可以改变的,如果使用高模板量或者靶标基因的表达水平高则循环数量需要减少。
4. 本底信号
即样本的荧光背景值,扩增的荧光信号被荧光背景信号所掩盖。一般将PCR反应前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作为荧光本底信号,可通过算法去除。
5.荧光阈值(Threshold)
阈值调整到本底值之上并显著低于扩增曲线的平稳值。它必须处于扩增曲线的线性区域内,代表了PCR检出的对数线性范围。阈值应在对数扩增曲线视图中进行设置,以使PCR的对数线性期易于识别。如果Real-Time PCR中有多个目标基因,阈值必须为每个目标进行设定。一般将 PCR反应前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作为荧光本底信号,荧光域值是PCR前3~15个循环荧光信号标准差的10倍,荧光域值设定在 PCR扩增的指数期。一般来说,每台仪器在使用前都已经设置好了荧光阈值。
6.循环阈值(Cycle Threshold, Ct值)
Ct值是指在荧光 PCR 扩增过程中,当扩增产物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所经过的扩增循环次数。Ct值与模板的拷贝数存在线性关系,起始拷贝数越多,经过的循环数就越少,Ct 值也就越小。
7.惰性参比染料(ROX)
用作荧光信号标准化内部参照,可以逐孔校正因移液不准确、孔位置及荧光波动造成的变动。通常,不同仪器有不同ROX需求,目前国产仪器基本无需ROX校准要求。
8.均一化报告基团(Rn)
荧光染料报告基团(Reporter, R)释放的荧光强度除以惰性参比染料的荧光强度。
9. ΔRn
在特定PCR条件设置下所产生的信号量级。ΔRn=(Rn+) – (Rn-),Rn+: 一次反应的Rn值,Rn-:未反应样品的Rn值。
10.熔解曲线(Melting curve)
qPCR扩增完成后,对PCR产物加热,随温度升高,DNA逐渐解链,导致荧光强度下降,当到达某一温度时(Tm),会导致大量的产物解链,荧光急剧下降。熔解曲线分析可以用来确定不同的反应产物,对PCR的特异性进行鉴定。
11.熔解温度(Tm)
DNA双链解链一半的温度称为熔解温度(Tm),不同序列的DNA,Tm值不同。G-C含量越高,Tm值越高,成正比关系。
12.对数曲线(logarithm curve)
对熔解曲线取对数,形成峰图,更直观的显示PCR产物片段的情况。通常根据引物设计原则,扩增产物长度在80-300 bp范围内,熔解温度在80℃-90℃之间。
上一篇: QPCR相对定量和绝对定量相关术语
下一篇: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-入门必备术语 1